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风吟枪啸 · 4 天前
东南亚分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有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群岛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
这些地方热带气候,雨水多,丛林密,资源丰富,但也让当地人生活方式比较松散,不像北方那样需要密集耕作。从古代起,这里就容易受外来影响,因为本土没形成特别强的文明中心。
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印度商人通过海路贸易就把佛教和印度教带过去了。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都属于热带季风区,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吹向东南亚,冬季东北季风反过来,便宜的海路让交流频繁。印度人带去的技术、宗教和思想很快就扎根了。
1.png

柬埔寨的吴哥窟就是受印度影响建的,高棉帝国国王用印度式建筑来显示权威。印尼的婆罗浮屠也是佛教遗迹,这些东西融进了本地习俗,形成混合文化。
为什么印度能捷足先登?因为两者生活方式相似,都热带,散漫点,印度宗教强调轮回和业力,容易被接受。
中国离得近,但影响没那么深。秦朝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就征服了越南北部,设象郡、交趾郡,但那是军事占领,没彻底消化文化。
2.png

汉朝继续统治越南地区,叫交州,但中国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是核心,南方开发慢。唐朝时,安南都护府管越南,但当地还是保持独立倾向。
宋朝从960年起,经济南移,江南开发加速,但越南在968年独立成大越国,成为藩属。陆路传播难,中南半岛山多河急,从中国南方到泰国缅甸,地形阻隔大,文化难渗透。
海路有机会,但中国古代世界观是天下中心,华夷之辨,视海外为蛮夷,不太热衷输出文化。周朝就定下王者无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实际扩张靠朝贡体系,周边国家进贡,中国给赏赐。这种方式慢,效率低,但消化彻底,像朝鲜就融进儒家圈。
3.png

东南亚远了点,越南挡中间,没法当跳板。明朝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大,带两万多人,从南京出发,经越南到爪哇、印度、非洲。郑和是云南回族人,1381年被明军俘阉,入朱棣府,靖难之役立功,成祖赐姓。
船队宣扬国威,贸易为主,没推动移民或文化定居。1433年郑和死后,明朝停航,海禁政策起,担心资源浪费和海外势力坐大。
中国传统重农抑商,儒家看重内地稳定,不鼓励海外冒险。元朝虽有全球化视野,但明朝反元,回归保守。结果,东南亚文化主流成印度化,佛教在上座部形式流行,泰国缅甸信小乘佛教,印尼爪哇有印度教痕迹。菲律宾后来受西班牙影响,天主教占主导,但早期也有印度元素。
4.png

19世纪,西方殖民东南亚,英国占缅甸马来西亚,法国拿越南老挝柬埔寨,荷兰控印尼,西班牙美国分菲律宾。中国那时弱,鸦片战争1840年后,国门被打开,人口压力大,广东福建人移民南下,叫下南洋。
1850到1930年,移民高峰,华人到东南亚开矿、种橡胶、做生意,积累财富。但为融入,他们弱化中国身份,娶本地人,信当地宗教,像印尼华人多信佛教或基督教。
二战后,东南亚独立,冷战开始。美国推动反共,泰国菲律宾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1954年成立,针对中国。越南战争,美国支持南越,中国援北越,但战后越南统一,1978年侵柬埔寨,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
5.png

印尼1965年苏哈托上台,反共大清洗,杀几十万华人,排华政策持续。马来西亚1969年种族冲突,华人受歧视,新经济政策偏向马来人。泰国华人被强制改泰姓。这些事件让东南亚政府视华人社区为潜在中国代理人,尤其中国崛起后。
经济上,中国投资一带一路,从2013年起,建高铁港口,但有些项目债务陷阱争议,像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例子虽不在东南亚,但影响观感。马来西亚一度取消高铁项目,担心债务。
现代媒体放大分歧,美国日本推印太战略,围堵中国,东南亚国家两边站队。菲律宾杜特尔特亲中,但小马科斯转亲美,允许美军基地扩张。越南平衡中美,但南海摩擦多。
6.png

但也不是全不友好,新加坡华人多,李光耀建国时用儒家治理,亲中。文莱依赖中国投资。东盟从1967年起,推动对话,2021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贸易额超9000亿美元。RCEP从2022年生效,拉近经济。
未来加强人文交流,像孔子学院从2004年起在泰国印尼开,但有些国家关了,疑虑间谍。旅游恢复,2023年中国游客回东南亚,推动理解。
用双边谈判,避免仲裁。经济互补,中国制造,东南亚资源,合作潜力大。
7.jpeg

参考资料
元首外交为中国与东南亚合作注入强劲稳定剂_今日中国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风吟枪啸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