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街头的一个司机敢把游客落下的手机追两条街送回去,背后不是傻,是算盘——他算准了五星好评能给他接更多单,算准了短视频时代一个“善良司机”标签值上千铢小费。
机场工作人员集体微笑也不是天生慈善,是泰国旅游局年年砸钱培训“微笑标准动作”,连嘴角上扬角度都量过。
大皇宫门口的保安盯着游客裤脚不放,敢拦穿短裙的姑娘,是因为丢饭碗的风险写在合同里:被拍到一次不提醒,全组扣钱。
他们展示的所有“素质”,其实是一套明码标价的流量生意:国家买好热搜,百姓配合演出,游客掏钱买票,三方收益。
当文明被做成标准操作手册,礼貌就成了国家出口产品。
中国游客常骂自己人没规矩,可国内景区连厕所都排队打架,是因为没人给保洁发绩效奖金。
泰国把文明换成现金流,人人有动力,中国要是也肯给让座的老头老太太发钱,地铁里也能天天演感动中国。
你觉得微笑也能批量生产吗?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