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泰国的二季度经济数据出来了,GDP增长2.8%。数字一摆在那儿,扎眼。放眼东盟,几乎所有邻居都在往上冲:印尼5.1%、马来西亚4.4%、新加坡4.4%、菲律宾5.5%,越南更是直接飙到8%。别人集体加速,泰国在刹车。这成绩单,不丢人是不可能的。
再看细节,泰国的增长靠的还是老三样:出口拉了一把,私营部门投资回了一点。但整体依旧乏力。和邻居相比,差距肉眼可见。尤其是越南,动作快得让人咋舌。河内政府宣布全国启动250个基础设施和住房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28万亿越南盾,折算过来就是1.5万亿泰铢,占到GDP的10%。这种力度,直接把信号打在脸上:越南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在用真金白银砸未来。
泰国原本的目标呢?巴育政府时期就说要在2036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结果疫情一来,潜在增长被下调到2.7-3.0%,原定目标直接被推迟到2048-2053年。换句话说,比原计划晚了至少十年。更尴尬的是,中国2025要迈进高收入,马来西亚2030也有望实现,越南定的是2045-2050。泰国的地位,从曾经的追赶者,变成了和越南“并肩跑”,甚至有可能被超车。
学者们的批评更是一针见血。泰国发展研究院的诺尼特博士说,越南正在推行符合学术原则的改革,提升行政效率,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而泰国呢?纸面上有方案,落地时全是民粹。大麻合法化、赌场自由化、酒类放开,这些项目一度被包装成经济刺激,可副作用比收益还大。再看陆桥项目,研究一片唱衰,性价比低,搞不好还会拖累财政。学术界给出建议,政客却沉迷于短期收割,改革被耽误到今天。
越南的打法其实很冒险。它的出口对美国依赖极高,美国占比超过30%。特朗普一加关税,越南马上承压。可河内的反应是立刻加码基建,想办法把内需拉起来。与之对照,泰国的动作却慢吞吞。高铁喊了十年,至今还在拖;基础设施规划年年有,执行年年迟。泰国商会主席蓬·阿拉汶瓦他那功就直说:越南敢砸1.5万亿应对冲击,泰国却在犹豫不决。投资者心里有数,谁是敢拼的,谁是拖延的。
泰国的麻烦不只在数字。它的战略节奏已经乱了。疫情后,潜在增速被直接下调,从3.6%掉到2.7-3.0%。这种水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三十年都不可能快跑。和越南比,泰国失去了“赶超窗口”。越南人均收入在1990年才1200美元,如今河内已经涨到16385美元。三十年翻了十几倍,把数百万人拉出贫困。泰国原本是区域先行者,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加速。
产业竞争力的对比也很残酷。泰国出口到美国的占比只有18%,越南是30%以上。听起来泰国依赖少,但现实是越南抢走了市场份额,还不断吸引外资布局制造业。特朗普对越南加关税,看似打压,实际上可能倒逼越南升级产业链。而泰国呢?缺乏危机感,没有“被逼着跑”的劲头。基础设施滞后,改革没跟上,人才政策拖泥带水。
泰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张学善就警告过:越南正在紧迫推进结构改革,精简政府机构,削减冗余,提升效率。泰国如果不跟上,就会在全球供应链里掉队。投资者追求的就是速度和效率。越南改革越快,泰国的竞争优势就越不值钱。
说得直白点,这就是一场“东盟追赶赛”。越南拼命往前冲,拿着GDP和出口当底子,再加基建狂轰滥炸。泰国却在原地打转,一边喊要成为高收入国家,一边忙着在民粹政策里自嗨。两个方向,结果不会一样。未来谁成“亚洲新虎”,谁被甩出牌桌,答案已经在今天的对比里写好了。
泰国的危机感,应该比任何国家都强。因为它正被越南一步步逼近,甚至超过。东盟的竞争,从来不是嘴上喊,而是数字说话。GDP 2.8%对比8%,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