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直播间再爆猛料:这些大学的录取套路,坑了多少学生?
高考录取已接近尾声了,但张雪峰的直播间里依然十分火爆,这位拥有超高人气的志愿填报博主,向我们爆料了很多大学的录取套路以及志愿填报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有一个学校,让张雪峰气得直想骂娘。他说这个学校把竟然把人工智能和护理放在了一个组,他质问学校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个组里有4个专业:自动化、仪器、人工智能和护理,3个热门1个冷门,这样分在一起的依据是什么?要是孩子报了这个专业组最终分到了护理,那孩子不得难受得哭死。
想象一下,一个怀揣AI梦想的考生,兴冲冲地填报了某高校的"智能科技类"专业组,结果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写着"护理学"三个字。这种心理落差,不亚于买彩票中了头奖,却发现奖金只有五块钱。
这种"专业混搭"的操作,说白了就是在玩文字游戏。高校利用信息不对称,把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强行捆绑,吸引更多考生报考。等录取时,再把分数不够的考生调剂到冷门专业。这哪里是在招生?分明是在"钓鱼"!
更让人揪心的是家长们的"赌徒心理"。明知道孩子的分数够不上心仪专业,却还是要"冲一冲"。这种心态,和赌桌上的赌徒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赌徒输的是钱,而家长赌上的是孩子四年的青春。
直播间里有位山西的考生家长,说孩子今年考得不错,全省位次5700名,报了华电的电气专业,结果没有录取,被调剂到了材料专业,家长很后悔并询问能不能转专业。
张雪峰说你明知华电电气专业往年录取位次都在4000名左右,却还是抱着"万一今年降分"的侥幸心理填报。这其实是在拿孩子的前途在赌,赌孩子能赢。结果呢?从"电气梦"跌入"材料现实",这种落差谁能承受?
张雪峰说这样的家长"不值得可怜",话虽难听,但道理不假。志愿填报不是买彩票,不能靠运气。当录取结果揭晓,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再多的眼泪也换不回被浪费的机会。
说到底,志愿填报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与其在这场"豪赌"中押上全部筹码,不如静下心来,为孩子选择一条真正适合的路。
高考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孩子的未来,有关高考的话题更是始终牵动着千万网友的神经。当张雪峰在直播间"骂娘"时,他骂的不仅是荒唐的录取规则,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焦虑。
虽然今年的志愿填报已成了过去式,但发生在直播间的这些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