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每日幸运签#
最近,导演王晶的一番话,在网上引起关注。他毫不避讳地指出,很多明星的爆火其实都是资本在背后运作,还劝大家别去追星,直言这是愚蠢的行为。王晶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可谓是资深人士,他的话自然很有分量。
王晶坦言,资本想捧红一个明星并非难事,现在很多明星都是资本推出来的,而且这种情况以前就有,只要肯砸钱就行。他拿自己捧红邱淑贞举例,称拍《羔羊》时,在六大主流报纸的头版同时刊登宣传广告,让邱淑贞瞬间走红,直言这全是资本的力量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娱乐圈,资本的力量确实强大,能在短时间内让一个人被大众熟知。
对于王晶的这番言论,有网友觉得,娱乐圈里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很多没啥实力的明星靠着资本运作,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占据各种资源。比如一些脱口秀演员,在台上没说多久话,就火得能演戏、参加各种综艺;一些小鲜肉,靠着花边新闻就能成为流量担当,这对真正有实力的演员不公平,是文艺界的悲哀。
还有网友认为,明星就像被资本操控的木偶,背后有各种力量在推动,热搜都能买,所谓的火很多时候只是资本营造的假象。实际上,很多明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资本只是让他们不断出现在大众面前,时间久了好像就火了,一旦赚不到钱,资本就会抛弃他们,再捧其他人。但也有网友反驳,明星能火资本只是一方面,自身肯定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一点才华都没有,资本再捧也没用。
资本热衷于造星,主要还是利益驱使。在当下的娱乐圈,流量意味着商业价值。资本通过制造话题、买热搜、刷数据等手段,让明星拥有大量流量,进而吸引广告商、投资方,从中获取巨大利益。
对于一些公司来说,培养一个明星就像是一场投资,他们希望通过资本运作,让这个明星迅速走红,带来回报。现在很多粉丝愿意为偶像花钱,买周边、打榜、集资应援等,这也让资本看到了商机,更加肆无忌惮地打造明星。
王晶的话揭示了娱乐圈的部分现实。资本在造星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不能忽视明星自身的特点和努力。不过,资本过度介入造星,容易导致娱乐圈的浮躁风气,让一些明星只注重流量,而忽视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
对于粉丝来说,追星要保持理性,不能盲目跟风,被资本牵着鼻子走。追星可以是一种兴趣爱好,但不能让它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价值观。明星应该用优秀的作品来证明自己,而不是单纯依靠资本包装。王晶的这番言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娱乐圈造星现象的视角,值得深思。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