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又双叒叕上新,此次茅台酒与贵州旅游巧妙结合,与贵州六大景区进行创新联动,推出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500ml规格售价2499元/瓶,100ml规格售价429元/瓶,i茅台上线5分钟就全部售罄。
高频上新:现象与渠道的完美配合
此次上新是茅台这两个月以来的第四次产品上新,6月初“走进系列”五国新品亮相,6月底1L装飞天茅台上架,8月初长城五星茅台70周年纪念酒登场,8月15日连手提袋都焕新升级换成环保材质。8月19日,名字俏皮的“黄小西吃晚饭”六款文创系列又面世了。
这频率,几乎快跟上奶茶店的上新节奏了!
茅台每一次新品的成功推出,都离不开渠道策略的精准配合。新品几乎统一走线上线下联动路径:第一时间在自营平台“i茅台”APP上架,再通过线下经销商分销。线上往往几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价格也随之经历“过山车”——售罄后二级市场迅速溢价,但不出数日便逐步回落,甚至偶尔跌破原价。
思维革新:从“卖产品”到“创场景”的深刻转身
茅台几乎月月上新的节奏背后,并非简单的新品堆砌。茅台正经历一场从“我要卖什么”到“你需要什么”的深刻转身。
茅台的新品布局,已然超越了简单的品类扩展,它更像是在精心绘制一张用户需求地图。比如,随着“小而精”聚会逐渐替代传统大型宴席,茅台迅速推出四瓶装飞天,以精巧规格适配三五好友小聚的私密场景,将酒饮消费从“大场面”的宏大叙事转向“小确幸”的日常温暖。#茅台#1L大瓶装则精准回应收藏者和资深爱好者的“囤积”需求,同时承载“收藏”与“品鉴”的双重价值。而此次“黄小西吃晚饭”文创酒,借贵州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情境,真正实践从“卖酒”转向“卖生活方式”。
这种对场景的深度拆解,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茅台不再是那个手握定价权、俯视市场的“独断卖者”,而变成了一个躬身倾听、悉心洞察用户需求的“服务者”。它主动走近市场,在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中寻找精准的落脚点,让酒与人之间的连接更为自然。
茅台的“上新”狂潮中,另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是环保与责任的清晰回响。焕新手提袋的材质选用环保材料,四瓶装飞天则通过紧凑设计显著减少了至少30%的纸板用量——这些细微改变,正是茅台在ESG(环境、社会、治理)大潮中递交的无声答卷。#白酒#在环保日益成为高端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当下,茅台对可持续性的追求,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投资,它赋予品牌经典之外的现代温度与时代高度。
由AI技术生成
拥抱未来,重塑品牌价值认同
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其核心目标清晰而坚定:留住消费者,尤其是未来的消费者。
在传统白酒文化面临年轻群体认同危机的当下,茅台选择以主动拥抱变化的姿态应对挑战。它通过场景细分、环保践行、年轻对话和渠道革新,持续拓宽品牌的边界与深度,在传承经典价值的同时,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话语体系。
更值得注意的是,8月茅台与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将“买茅台”的体验推向极致便捷——如点奶茶一般轻松可得。#言酒社#渠道的即时化与下沉,极大拉近了顶级白酒与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心理距离。
当茅台开始“卷”自己,甚至“卷”得比奶茶店还勤快时,我们看到的并非慌乱,而是一个行业巨头在时代浪潮中的主动转身,是从“产品中心”向“用户中心”的深刻迁移。
它不再仅仅依赖飞天“老大哥”独撑大局,而是围绕“场景”、“环保”、“出海”、“年轻化”这四大关键命题,精心布局产品网,并敏锐地捕捉到,酒桌文化正在发生改变:从宏大叙事的集体举杯,走向个体情感的精准表达;从身份地位的象征,回归自我感官享受的本真;从本土情怀的坚守,迈向拥抱世界的开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若有来源标注、版权图片或其他侵权问题,请在文章发布后的30天内通过后台留言,与本号联系,核实后,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