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刚过24小时,印度公然赖账?中方火速立规,莫迪始料未及

春公子 · 3 小时前
文 春公子
印度刚刚以高规格接待完中国访问团,转头就做了两件事:先是试射了能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的“烈火-5”弹道导弹,后有官员迅速改口,否认此前关于“坚持一个中国”的表态。这一系列操作,再次让人见识到印度外交中那种令人措手不及的“变脸”风格。
回想8月18日那场中印双边会晤,印度外长苏杰生当时说得相当漂亮:感谢中方为印度赴藏朝圣提供的便利,强调印度也坚持多边主义,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还表示全力支持中国举办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话音才落,中方访问团前脚刚走,印度某些官员后脚就出来澄清,声称中方错误引用了印方立场,强调印度与台湾地区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合作照旧。


1.png



这种出尔反尔,说意外也不意外。印度向来把中国视为最主要的地缘竞争对手,擅长在关键节点打出“战略模糊”和“反向操作”的组合拳。中方这次的回应可以说是既坚决又克制。一方面直指问题是印度国内“某些人”在阻挠中印关系改善,另一方面也再次划清红线,要求印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话不说过头,但立场毫不松动。
而印度试射“烈火-5”导弹的时机,更是耐人寻味。正是在中印会谈接近尾声时,印度发射了这款号称射程50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印度媒体毫不遮掩地宣称其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和巴基斯坦全境乃至大半个亚洲。明明是一场早已计划的军事动作,却偏偏选在外交会谈结束时执行,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一种“笑脸迎客、背后亮刀”的策略。


2.png



中方其实在这一轮外交互动中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访问团结束印度行程后没有按原计划直飞巴基斯坦,显然是不想过度刺激印度。没想到印度反倒抢先变脸,搞得我们不得不加快与巴基斯坦、阿富汗的三方外长会晤,既稳住了西线,也默默回应了印度的不确定性和挑衅。
说到底,印度这一波操作看似突然,其实有迹可循。它之所以近期向中国靠近,并不是主动调整战略,而是被美国逼出来的。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印度加征50%关税,还施压要求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让新德里一时难以招架。于是印度匆忙转向中国,试图稳住后方、争取筹码。这种基于短期压力做出的政策转变,本身就缺乏战略定力,显得仓促而脆弱。


3.jpeg



而从更大的格局看,印度这次“反复横跳”也揭示出它正在中美之间艰难寻找平衡。一方面,它依然视中国为长期竞争对手,不愿放弃任何在地缘或军事上“示强”的机会;另一方面,它又希望借助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力量,共同应对美国的单边霸凌。就在8月21日,印度还公开表态将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无视美国的批评。没有中、俄在内的金砖国家体系作支撑,它未必敢这么强硬。
所以印度这一系列动作,看似矛盾,其实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试探性策略。而对中国来说,与印度打交道既不能一厢情愿,也不必过度反应。看清楚其政策背后的结构性困境和现实压力,保持战略定力、稳住周边合作、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关键项目,才是更长远的选择。


4.jpeg



印度近期的外交“变脸”和军事示强,是其国内政治斗争、大国平衡战略以及对华矛盾心理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产物。
对于中国而言,印度的这些行为虽然制造了干扰,但可能尚不足以动摇中方处理对印关系的整体思路。中方一方面坚守原则底线,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清晰亮明态度;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一定的战略定力和灵活性,精准回应,留有余地。
未来中印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妥善管理分歧,以及在务实合作领域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印度若不能在其内部找到对华政策的稳定共识,其外交的摇摆性可能仍会不时显现。然而,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骑墙”固然是一种策略,但过于频繁的摇摆和失信,最终可能损耗的是自身的国际信誉和战略主动权。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春公子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