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印度撤回涉台承诺?中方直言意外,王毅外长留有后手,拿到张王牌

薛小荣 · 5 小时前
印度刚对台湾问题松口,转头就撤回涉台承诺?王毅外长结束访印后,专机突然转向阿富汗,一场没有预告的三国外长会谈悄然进行,中方在下一盘怎样的南亚大棋?
环球网消息,本周王毅外长访印,从会谈内容到接待规格,印方展现出近年来少有的积极姿态,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作出突破性表态。印外长苏杰生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表述被中方外交通稿郑重记录,被视为中印关系转暖的关键信号。
然而不到一天,剧情陡然反转。印度官员紧急“澄清”,称中方“错误引用”印方立场,还强调印度将继续与台湾开展合作。
而中方对印方所谓“澄清”直言“意外”,并指出此举与事实明显不符,表示印度内部可能有人故意破坏两国关系进展。
从外交惯例来看,中方通报历来严谨准确,若苏杰生未曾明确表态,中方几乎不可能擅自改动关键表述。
因此事件背后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莫迪政府策略性“放软身段”,想以此换取中方在其他议题上的让步,随后再否认立场,实行“两头通吃”,要么是印度内部政治势力分裂,亲台团体或对华强硬派阻扰中印关系回暖,故意通过官员放话否定先前的承诺。
1.jpeg

但无论真相如何,印度政府都应该摆正位置,如果印度官员涉台言论不实就立即作出澄清,不要引发不必要的误会。若印度效仿西方将其作为对华谈判筹码,中印关系不仅难以改善,更可能再度陷入僵局。
而中方反应冷静且迅速,在外交辞令中,仍为刚刚回温的中印关系留下余地,但在行动上却果断调整战略,亮出了提前留好的后手,拿下一张王牌。
按照原计划,王毅外长结束访印后将前往巴基斯坦,然而20日凌晨,其专机并未降落伊斯兰堡,而是转飞喀布尔,同日巴外长也现身阿富汗。三国外长迅速举行了一场未经预告的会谈,王毅更与阿富汗总理、内政部长等多名高层密谈整日。
这场“隐身外交”行程直到结束后才部分披露。中方通报中,首次省略了对塔利班政权“临时政府”的称呼,代之以“阿富汗政府”,这些细微变化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可能正在逐步承认塔利班政权,推动阿富汗外交正常化。
在王毅在与阿富汗高层会谈中,正式邀请阿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提出加强农业、经贸与能源开发合作,尤其提到中国有意在今年启动阿富汗境内的矿产开采。
阿富汗虽长期动荡,但其锂、铜、铁矿资源丰富,尤其是锂储量占据全球重要位置,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2.jpeg

此外,王毅明确要求阿富汗继续加大反恐力度,坚决打击包括“东伊运”在内的恐怖组织,保障中国西部边境的安全稳定。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中国正在南亚构建更牢固的安全与经济双轨框架:一方面拉住印度尽量控制边界争议,另一方面通过阿富汗切入,打通中巴经济走廊向中亚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联通效率。
为何中方此次采取“秘而不宣”的操作?
其一,阿富汗问题牵涉多方利益,尤其是美国虽已撤军但仍在区域内保持情报存在和潜在影响力。若提前公开外长访问行程,可能引发某些域外力量的警觉甚至干预,例如通过舆论施压、挑动区域国家矛盾或暗中破坏中阿谈判进程。
中国选择低调处理,可有效降低外部阻力,确保围绕经济合作与反恐议题的对话能够聚焦实质内容而非陷入地缘政治炒作。这种“多做少说”的方式,尤其适合在阿富汗这类敏感地区推进利益攸关的项目。
其二,王毅此访原本官方行程仅包含印度与巴基斯坦,突然插入阿富汗环节且未事先公布,既可测试各方反应弹性,也避免过度刺激印度。
3.jpeg

中印关系刚出现缓和的迹象,若高调宣布访问阿富汗,可能被莫迪政府解读为“中国强化对巴、阿战略协作以制衡印度”,反而危及刚刚启动的中印关系修复进程。这种不声张的安排,为中国保留了灵活调整南亚政策的空间。
回看全局,王毅此次南亚之行实为一盘联动棋局:访问印度试探合作边界,阿富汗秘行强化战略纵深,巴基斯坦对话巩固传统盟友。中国以高速、密集的外交动作,在南亚打出组合拳,既反制了印度在台海问题上的摇摆,亦强化了区域经济与安全架构中的影响力。
现在中国拿下阿富汗这张王牌,很明显让美国措手不及。美方的“印太战略”已经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停摆”的一段时间,如今中国通过经济合作与安全互信不断拓宽战略空间,使美方更加难以介入搅局。
接下来,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三边联动,或将成为一带一路向南亚纵深推进的关键支点。中国不再被动回应国际局势,而是以行动设定议程,这或是南亚新一轮战略竞争的开始。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薛小荣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