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7日圆满落幕。此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竞技赛包括田径、羽毛球、篮球、足球3v3、足球5v5等。和人类比赛一样,赛场气氛热烈,精彩纷呈。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整体参赛阵容强大,涵盖127个品牌,汇聚500余台人形机器人。
本次赛事参赛规模创纪录,最终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参赛,涵盖192支高校赛队和88支企业赛队。
高校赛队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还有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等3支中学队伍参与其中。
企业赛队包含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傅利叶、星海图等,覆盖了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
国际队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15个国家。
经过精彩绝伦的比拼,运动会共产生26枚金牌,为全球观众呈献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与体育融合的视觉盛宴。
机器人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0年11月发布的《机器人分类》(GB/T39405-2020)中的分类,按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进行分类,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其他应用领域机器人。
根据中国电子报的报道。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2015年的7.0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我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3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
我国生产的服务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喷药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产品在不同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外骨骼机器人帮助偏瘫、截瘫、脑瘫等患者进行科学训练,并在持续训练中刺激中枢神经恢复;各类智能机器人已经承担起酒店、饭店的迎宾和送餐工作,帮助服务人员“跑腿”;借助5G网络和手术机器人,医患远程医疗、医生为异地患者进行手术已经成为现实;植保机器人可以为小麦、玉米、水稻及各种农作物执行病虫害防治喷药作业,不仅喷施效果好,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成本;国产割草机器人畅销欧美,解决了许多欧美家庭的家务烦恼。
机器人产业如此火爆,又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如果未来想从事相关工作,那么机器人工程专业不能错过。
机器人工程
机器人工程(Robotics Engineering),属自动化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于2016年首次设置。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以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认知科学等学科中涉及的机器人科学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机器人的智能感知、优化控制与系统设计、人机交互模式等学术问题的一个多领域交叉的前沿专业。
主要课程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机器人工程专业前5名高校。
总结
机器人领域确实是未来的黄金赛道,是时代赋予技术型人才的重大机遇。但机器人工程专业绝非“躺赢”专业,更不是一条轻松通往成功的捷径。它是一门高度交叉、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要真正掌握并应用这些技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深厚的物理知识等。
选择机器人工程专业,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的道路,它考验着学习者的毅力与智慧,同时也为那些真正热爱技术、追求卓越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