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美国虽然仍坐在地球霸主的宝座上,但是,我国迟早赶超美国基本已经是举世共识。
在诸多关于中美竞争、博弈的分析中,人民大学翟东升教授曾在两年前的“国富论坛”上提出过一个“暴论”,那就是我国最先反超美国的并不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反而是在军事方面。
对于这个观点,很多人都持怀疑的态度。
然而,“5·7”空战的爆发却似乎证明翟教授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好了,今天就让我们来粗浅的分析一下,中美军事实力是否真的已经此消彼长?
霸权
二战后,美国虽然只建立起半个地球的霸权,但从来都没放弃成为地球“球主”的“理想”。
在政治方面,为了压倒苏联,证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美国建立起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通过向民众让利的方式,培养出大批中产阶级。
对此,赫鲁晓夫在访美之后,都不得不感慨:他们真富呀!
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依托互联网、NGO组织、好莱坞,甚至是“托福”等国际考试,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全世界进行深入渗透,进一步巩固了“世界灯塔”的地位。
在经济方面,美国的优势更大。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的工业实力便已冠绝全球。二战后,美国又通过“马歇尔计划”成功控制住整个西欧。
此后,美国先后通过将美元与黄金和石油挂钩,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再配合SWIFT系统,更是把全球国际贸易玩弄于股掌之中。
在军事方面,美国在冷战期间与苏联针锋相对,展开了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军备竞赛,推动军事思想、科技和装备的飞速发展,像超级航母、宙斯盾战舰、隐形战机、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装备等划时代的主战兵器都是在这个阶段研制成功,并投入现役。
等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衰败不堪,核大战是不可能打起来,而放眼全球,美国在常规武力方面是独孤求败。只有一个头铁的萨达姆不服,结果落了个身死国灭的结局。
好了,综上所述,问个问题:在冷战期间,美国为何能建立起,并维持住全球霸权?
答案是因为有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苏联存在。
美国与苏联的竞争是你死我活,在各个方面,美国不但不能出错,而且要时刻锐意进取才行。
总之一句话:生于忧患。
冷战从1945年一直打到1990年,足足45年。从1991年开始,美国的霸权巅峰又持续了20多年。
可以说,在政治方面,美国对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改造是成功的。“美式民主”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治的标准模式。更别提,美国还在利用各种看见、看不见的手段干涉他国的政治。
在经济方面,美国通过“合纵连横”,不断打击和遏制各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进一步巩固了美元霸权的地位,使世界各国不敢轻易摆脱美元体系,就算知道自己随时会被美国收割,也只能先忍着。
在意识形态领域,其他的不说,单凭好莱坞,美国就已经把“美国思想”源源不断地灌输给全世界,同时,依托强大的教育资源,美国以培养各国留学生的手段,又豢养出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亲美分子。
所以,美国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把自身的霸权变成了一种世界规则和巨大的历史惯性,使世界各国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摆脱
而这就是我国在重回巅峰的奋斗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那么,美国的霸权到底有没有软肋呢?
软肋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道理:政治的基础是经济,所以,就会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一定是以经济为根基。
然而,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为啥?
纵观中外历史的强权,强大的经济基本盘确实是基础,但别忘了,只有拥有强悍的军事实力,强权才能得以维系。
回忆一下,汉、唐、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是这样的吧?而反面例子就是赵宋。
美国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独步天下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其霸权根本就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想当初,在1980年代,在经济上如日中天的日本完全有能力跟美国叫板,但为啥一纸“广场协议”就要了日本的半条命?
还不是因为日本在军事上根本没法和美国匹敌。
冷战后,美国消灭萨达姆、轰炸南联盟、全球搞反恐,挑起俄乌战争,其实都是在通过武力来维护自己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霸权,也就是维护自己剥削全世界的特权。而且,这招屡试不爽。
如果不是我国高层高瞻远瞩,在几十年里始终韬光养晦,避免与美国发生军事上的正面冲突,我国大概率早就会被美国的战争机器直接或间接重创。
然而,从另一方面讲,军事反而也成了美国霸权最大的软肋。
首先,在冷战后,美国肆意妄为,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方面的衰退已经不可逆转,只能靠军事这个独苗为维护霸权。
俗话说,千万别一棵树吊死…..万一这棵树也没了,那可就全没了。
其次,美国要保持军事上的绝对优势,那就必须始终居安思危,无论是在军事思想,还是军事科技上都要保持全球领先,这样才能镇得住场子。
那么,如果在军事上出错,那将是绝对致命的。
可是……美国偏偏就是在军事上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
那么,美国出了啥问题呢?
记得1991年的海湾战争吧?
那可是美国武力的巅峰时刻,美国用信息战和精确制导武器让全世界都开了眼,突然知道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
而这场大胜虽然是美国的高光时刻,但同时也是美帝国日暮的余晖。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从海湾战争之后,美军不但在军事思想上,还是在军事科技上全都跑歪了。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基本就是靠轰炸和远程打击炸取得的大胜。而执行这些任务的载体除了战机,就是军舰。等把伊拉克军队和各种军事设施炸得七零八落之后,陆军的任务就只剩下打扫战场。
而在海湾战争结束的当年年底,苏联完蛋了,其庞大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美国放眼四顾,终于发现自己是无敌的存在。
在茫茫大洋之上,已经没有任何国家的舰队能与美军一决雌雄;在无边的天际,已经没有任何国家的战机能与美军争锋。好了,既然美军能牢牢掌握住制空权和制海权,那陆战打起来还费事吗?
根据海湾战争的经验和当时的世界格局,美军开始对作战思想进行大幅度调整。海军的作战任务不再是争夺制海权,而是改为对陆进攻;空军的作战任务不再是争夺制空权,而是改为对地攻击;陆军呢,基本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搞“治安战”去了,以至于海军陆战队队员后来居然会出现晕船的奇葩情况。
同时,根据这种作战思想,美军的主战兵器规划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海军方面,不再发展以打海战为主的伯克级后续重型战舰,重点改为发展以对陆攻击为主要功能的DDG1000驱逐舰和近海作战的LCS轻型护卫舰。
“福特级”倒是个亮点,但因为电磁弹射系统太新,需要慢慢磨合。不过,美国海军认为自己等得起。
空军方面,F22的产量大幅削减,从800多架一路砍到仅剩187架。而新一代JSF,也就是后来的F35的定位则更侧重于对地攻击,并且要平衡海、空、陆战队及各参与国的作战需求。
陆军方面,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十字军”等先进陆战兵器系统的研发计划,转而对M1/M2等老式装备进行修修补补,以保持战斗力。
在这个阶段,美军的想法就是既然自己已经天下无敌,那日后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以震慑和欺负小国为主。美国之所以还在推动武器的更新换代,更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要维持军工复合体的利润率。
于是乎,军事就慢慢成为了美国的最大软肋。而面对我国的突然发力,美国才赫然醒悟:自己走错路了!
那么,我国在军事方面是如何发展的呢?
此消彼长
海湾战争对于我国的刺激非常、非常大。
因为单论装备水平,我国跟伊拉克都没法比,可伊拉克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被美国给打崩了。
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迎难而上了。
从那以后,我国为了发展经济而搁置的很多军工项目纷纷重新启动,我国的军工事业也就此开始了30多年的奋起直追。
而且,我军的作战思想和主战兵器也没那么多“花样”,全部是“简单粗暴”,都以美军为追赶和赶超目标。我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未来爆发的中美战争中,绝对不能落于下风,甚至是要达到“以优胜优”的程度。
海军方面,我国以2艘“翘头”航母服役为标志,开启了决战远洋的战略。此后, 055/052D驱逐舰、054A/B护卫舰、“福建号”航母陆续下水,中国海军的规模几乎以年均1个半法国海军的规模急速扩张。
空军方面,随着歼20、歼35两款5代机和歼15、歼16、歼10等4代半战机以及大批预警机和加油机的服役,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性能上都逐渐对美国空军形成了一定优势。
更重要的是,我国最近又成功试飞了歼36和歼50两款领先全球的6代机,这标志着我空军第一次对美空军形成了代差的优势。
陆军、火箭军就不用讲了,对美军具有碾压的优势。
如此一来,美军赫然发现,自己在忙着着拳打幼儿园,脚踢养老院的时候,在海、陆、空、天、电全领域已经都被我军追上了,甚至我军还在局部拥有优势。而自家研制的DDG1000、LCS、F35等主战兵器根本不是我军新一代装备的对手。
可以说,美军在军事思想和军事科技方面足足走了30年的弯路,直到现在也没纠正回来。在常规主战兵器方面,美国唯一的优势就剩下海军舰艇在数量上的优势,而质量嘛,不好说。
因为工业的“空心化”,美国国内的造船业凋敝已久,舰艇在数量上的优势也维持不了多久。本以为能震慑我国的“福特级”航母现在还没解决电磁弹射和兼容F35的问题。而我国“福建号”航母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在形成战斗力后,出动频率反而能比“福特级”高出50%!歼35胖揍F35“肥电”更是不在话下。
哎呦…..这可麻烦大了。美国的强大一直依赖于强大的海空军,现在要是这两样都保不住,那军事霸权何在?美国的霸权何在?
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再过10年,随着我军航母数量的增加,我国在军事实力上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性对美国实现反超。
而到了那一天,没有军事兜底,美国的霸权还能长久吗?
素材来源:
参考消息丨《丧失军事霸权》:美国战无不胜的军事神话是如何崩溃的
新华网丨国际观察丨“美国软实力正在蒸发”——美国的软实力衰退与霸权走向没落
观察者网丨晨枫:美国要死守军事霸权,但军事技术却“跑不动”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